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组织“开学第一堂思政课”

发布者:温瑾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0

为确保“开学第一堂思政课”有声有色有意义,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025秋季学期开学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委员会召开两次教学工作部署会,积极谋划开展“开学第一堂思政课”。根据学校关于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各教研室认真组织集体备课,立足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主题及制作课件,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布好教育“先手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团队以“马克思主义永葆时代光芒”为主题,结合中国从近代屈辱到当代崛起的百年变迁,从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四个维度,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教学团队通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AI技术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法》、智慧农业发展等案例,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和“僵化论”等错误论调进行了有力批驳与深刻辨析,生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解释与改造世界的强大生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团队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为主题,93日阅兵为课程导入,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体中国人民凝聚起的磅礴力量。课程团队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还面临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两个大局”交织激荡,意识形态渗透、网络安全风险等没有硝烟的斗争日趋复杂。教师们期望广大青年立复兴大志,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笃强国之行,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实勤学之干,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以“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主题,明确提出《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属性,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其要害就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调“纲要“课应坚持唯物史观、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守人民立场、坚定历史自信,成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阵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以“两个三十年都不容否定”为主题,通过系统梳理和科学阐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与定位,全面呈现了两个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征。团队以详实的历史事实和发展数据为依据,廓清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认识上可能存在的模糊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回应了某些片面解读或错误观点,有力防范了国内外别有用心势力利用“两个时期”话题制造思想混乱和舆论渗透的企图。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团队以“做明德尚法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以青年成长的时代坐标为切入点,向大一新生讲清楚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讲明白中华民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了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一些困惑。尤为重要的是,教学团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大量生动案例,向学生清晰而有力地阐明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基本法治原则,着力引导大学生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政治立场,树立崇高理想,做明德尚法的新时代好青年。

《形势与政策》教学团队以“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为主题,强调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阐明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科学内涵,新时代政治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新时代维护政治安全的途径和方法,尤其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的形势下,要做到两个“牢牢坚持”、坚定“四个自信”,从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开学第一堂思政课”为契机,通过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行”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系统阐释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意识形态安全为保障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学第一堂思政课”注重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激励他们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充分彰显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中的关键作用。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6919043
邮箱:mks@hdu.edu.cn
Copyright©20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