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里的思政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赴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大思政课”现场教学暨研究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温瑾发布时间:2024-11-04浏览次数:24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用红色革命精神涵育时代新人,2024112日上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部分学生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学生代表共计50余人,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岩、“纲要”教研室主任范江涛以及青年教师陈骋带领下,前往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学院“大思政课”结对实践单位——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一行怀着崇高的敬意,沿着广场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裘古怀烈士振聋发聩的遗言“同志们,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这行苍劲有力的字刻给师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依次参观了“浩然正气垂青史”序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共七个展厅,重新回顾了革命先烈南北征战、艰难抗战的烽火岁月。纪念馆里,钱壮飞、陈枫、刘英、金佛庄、郁达夫兄弟双松挺秀、父子三烈、同胞六烈、八位浙江省委书记等等革命烈士们,碧血丹心,精忠报国,浩然正气,感天动地。场馆中一座座生动形象的雕塑群像,一件件刻写着红色记忆的革命文物,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斗争故事,让现场师生们纷纷为先烈们浴血奋战、不畏险阻、勇猛向前的革命意志所感染。


活动中,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范江涛老师为同学们现场讲了一堂微党课。范老师从革命先烈为了什么、革命精神是什么、今天我们该如何弘扬革命精神三个维度,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鲜活生动的“纪念碑下的党课”,使同学们更加深化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缅怀之情,也更清晰地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了他们作为青春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挺膺担当的决心与信念。



铭记历史,方能远行。马院研究生党员李馨宇同学说“从纪念馆的展陈中,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年轻而坚毅的面孔;看到了他们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热爱;看到了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对抗着残酷的敌人。我要告诉裘古怀烈士,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研究生党员于欣萌同学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斗争的烈士们。我们要时刻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大一学生唐新川说:“参观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和平的珍视,一张张最可爱的脸,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确实令我内心非常震撼。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要接过仁人志士们手中的接力棒,为维持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一学生庞楚说道:“望着墙上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望着他们或年轻或成熟却都同样坚毅的面容,望着他们所经历的一次次革命和他们所用过的武器时,我的内心由衷地对革命先辈们产生钦佩与崇敬之情。放心吧前辈,在这盛世中华,我们必将继承先辈精神,为国家添砖加瓦,再创辉煌!”大一学生吴浩说道:“参观完革命烈士纪念馆,我终于明白了面对西方的船坚利炮,面对国内的反动势力,共产党究竟是靠什么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他们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畏牺牲的奉献精神!”

近年来,杭电马院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先后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安吉县委党校”、“安吉鲁家村”、“平湖市委党校”等签约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馆校融合、校地结合等特色研学活动,弘扬革命文化,将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思政课,高质量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撰稿:李馨宇 王晶莹  审核:黄岩)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6919043
邮箱:mks@hdu.edu.cn
Copyright©20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