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推动教风 以教学提升学风——学院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者:温瑾发布时间:2024-05-10浏览次数:367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58下午及5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分别在7教北116A116B118B120A120B,以及12108召开集体备课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戚明钧教授莅临现场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兼职思政教师参会,各教研室主任分别主持教研室备课活动。

58下午,“习新思想”教研室由教研室副主任黎远波主讲《推动高质量发展》、乔梁老师主讲《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两位教师分别介绍该章节教学的总体思路、重点问题与具体案例。概论教研室由陈宏宇老师以“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及三线建设相关拓展”为主题,对该专题教学进行分享。“原理”教研室由胡子悦老师担任说课人,针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发展动力等核心内容进行了说课教学,并分享了丰富的案例和视频。“纲要”教研室由范玉亮教师主讲,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建设历程”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德法”教研室由周玉乔老师分享了“互动式教学的创新策略”的教学思考,教研室主任刘宇教师分享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及其起源”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各教研室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一致认为此次备课活动有助于凝聚共识,更好发挥教学团队作用。

校党委副书记戚明钧教授先后参加了“习新思想”教研室与“概论”教研室的备课活动。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定位和作用,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于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何将丰富的内容进行创新转化成为学生爱听的理论知识,从而真正构建起思政课教学中的“三进”机制,思政教师还要下功夫。他强调,集体备课会要重点研讨课题教学模式,要有侧重,有设计,要注重收集和挖掘师生身边的生动案例,推动教学素材共享共建,打造一个丰富系统的案例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教授、学院书记刘孝菊教授、副院长黄岩教授、副书记夏朝霞老师分别对自己联系教研室的教学活动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建议。

59日上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开展了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孝菊教授、副院长黄岩教授出席了会议。黄岩副院长传达了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做好2024年春季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教学专题设置进行了解读,对进一步学习研究全国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的培训内容进行了布置,从规范教学安排、提高师资水平和及时总结提高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之后,刘孝菊书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研经验,从教学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发展的角度,给全体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作深度指导。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了责任意识和理论站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教学工作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和打磨的意义,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下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素材提供:侯佳、王晨、刘宇、刘伟彦、戚陈炯、李星乔、殷开达)

(统稿:黄岩、刘宇)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6919043
邮箱:mks@hdu.edu.cn
Copyright©20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