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研究生班读书分享会

发布者:宋树林发布时间:2023-10-17浏览次数:198


为加强学院2023级新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强化同学们的理论素养,近日学院2023级研究生9132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邀请班内张小睿、胡路萍、薛灵敏、刘小春等四位同学做分享,班主任李莹担任点评嘉宾

张小睿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哲学观等几个层面进行了解析,解释了实践的观点为什么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奠基石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与实用主义之间的区别最后张小睿提出了源自于本书的现实启发:奋斗就是积极的实践活动,人们只有在努力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幸福的完整性,克服畸形幸福观带来的社会焦虑。

胡路萍分享的书目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其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概括: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概念内涵和历史发展;科学、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和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要素;研究方法论的程序。胡路萍认为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的论述对于当代研究者来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薛灵敏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并且提取了一些精彩片段进行赏析,主要涉及“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阐明唯物史观的一些关键问题”、“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现实的人’的生产实践”、“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条件”等相关内容的片段。

刘小春对《马恩选集第一卷》进行了读书心得的分享,其从该作品的背景、历史地位等方面对本书进行了介绍随后,刘小春从“对宗教的世俗基础进行批判”、“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就是对世俗世界的批判”、“德国没有进行政治解放的可能性,德国的彻底革命是人的解放”等方面解读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叶文怡、朱映虹、刘思言、卢媛媛、陈炫诚、朱明子等同学就她们的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于这些书籍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专业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积累。

最后,李莹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与总结,指出同学们要多多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著书籍,及时交流经常总结,希冀同学们在分享中收获良多,鼓励同学们互帮互助,让研究生求学之旅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文字|毛瑞天

图片|张小睿

审核|宋树林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6919043
邮箱:mks@hdu.edu.cn
Copyright©20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