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 (第四届)”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李琳发布时间:2020-12-02浏览次数:1030

1128日,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社会科学辑刊杂志社、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民族报协办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第四届)”研讨会,采取线下主会场和线上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北京和杭州举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吕金海,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邹吉忠,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副院长邵士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岩、党总支副书记王胡英等领导嘉宾出席研讨会开幕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吕金海代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致欢迎辞。他表示,学校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他指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贯彻“以生为本、学术至上”的教育思想,逐步建立了融综合性、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探索形成了“明德、致和、崇学、创新”的院训精神,正努力奔跑在创建与浙江“三地一窗口”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高地的道路上。

邹吉忠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学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经建设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问题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他指出,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十二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教学科研质量为重点、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抓手的特色发展思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全国民族院校同类学科中占居于领先地位。

研讨会共设置了四场主旨报告会。苏州大学方世南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熊坤新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崔建霞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田世锭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邵士庆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韩华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胡飒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张云莲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刘树宏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黄岩教授、北方民族大学高梅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康春英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孟凡东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赵春丽教授、阜阳师范大学夏小华教授、新乡医学院焦石文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扬金教授等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会议主要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等方面聚焦学术热点问题以及理论前沿问题,分享了研究成果、交流了研究心得,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此外,《社会科学辑刊》、《山东社会科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杂志的主编、编辑就刊物栏目设置、选稿标准以及用稿要求等问题作了交流。


研讨会期间,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各位研究生还通过分论坛的形式分6组进行了小组交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大学、石河子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9名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就向大会提交的学术成果作了摘要性发言,讲评专家依次作了点评。随后,6位分论坛主持人分别作了小组汇报交流。专家学者们认为,各位老师和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研究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展现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良好的问题意识。

经过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各位研究生一天的发言与交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第四届)”研讨会完成各项议程,顺利闭幕。闭幕式上,王海稳代表会议主办方致总结辞。他指出,研讨会期间,各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对于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以及如何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提供了很好的思想与论断,为我们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本次研讨会是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背景下召开的,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学术力量。

(撰稿:王威)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6919043
邮箱:mks@hdu.edu.cn
Copyright©20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