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研究生网评能力提升研讨会

发布者:李琳发布时间:2020-11-09浏览次数:543

  116号下午,马克主义理论类研究生网评能力提升研讨会,在9132组织召开。本次会议由我院主办,旨在深入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讨论如何培养具有新时代网络评论能力的研究生。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各网评专家、资深媒体人、校研究生院领导以及我院主要领导、硕士生导师与2020级全体研究生。

    会议之初,王海稳院长致发言词,欢迎各位在百忙之中远道而来的专家、导师。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而马院一直以来都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并创新地把学生下放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了基础。这次研讨会则是在原本对学生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关注之上,进一步讨论如何让他们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承担起在网络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理论宣传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核成为研究生代表张俊授“青年网评先锋队”牌。

  我院王海稳院长、黄核成书记、研究生院副院长潘建江分别为网评专家颁发“网络时评导师”证书。

 

发挥专业优势,写出人生价值。专家主题演讲环节,南通电视台新闻制片人、同为马院出身的邓海建表达了来到这里的亲切感,他结合自身从事媒体行业的多年经历,谈到评论工作不仅改变了他的价值认知,也使他实现了职业自由,而马院研究生更是具备写好网评的“专业基因”。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副站长陆健随后讲到,评论的胜利首先是价值上的胜利,评论的影响首先是价值上的影响,网评首先要保证公平公正,写作者要有正直的价值观。河北新闻网主任编辑霍骋远补充道,研究生在眼界和思维上有一定优势,但写作须和实践相衔接,由此提出三点建议:观点上多兼收并蓄、写作中多磨炼探究、下笔后多反躬自省。  

保持良好心态,在淬炼中成长。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文江,在说到自己年轻时的写作经历时,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囿于当时的经验和能力水平,投稿屡难中地。但正是因为二十年来坚持专注一件事,这才有了现在的一本个人评论文集。他真心祝愿同学们能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功夫不负有心人。绵阳日报社机关纪委书记李强则认为,写好网评,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因为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是一种基本技能。期盼同学们能热爱这件事情、保持积极性,静得下心来、不要畏惧失败,结果会给出答案。

    技术辅助思想,积累迸发火花。浙江省金华市教育系统一级教师黄佳,直接从实操入手,讲到了短视频评论制作的操作方式与方法,她认为虽然技术可以传授和打磨,但出彩的核心关键在于内容的干货价值,即是技术永远服务于思想。浙江省衢州二中高级教师胡欣红同样分享了自己在写作中的实战经验,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怀抱热情、秉持责任,平时广积累、勤思考、多动笔,才谓之厚积薄发、用心表达。

会议最后,黄核成书记总结,他对今天抽出宝贵时间前来的七位网评导师再次表示了感谢,并对几位专家一直以来在网评领域,对杭电和马院的关注与宣传表示由衷的谢意。这一次研讨会将会是双方深入交流、加强合作的一个新的里程,希望在未来能碰撞出更多新思想、新经验。(撰稿人 张俊)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6919043
邮箱:mks@hdu.edu.cn
Copyright©20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