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期间,根据教育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相关文件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延期返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部署,2020年春季学期所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全部采用在线直播形式进行教学,2月24日正式在线开课。
本学期学院教师开设本科生课程163个教学班,其中《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39个教学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24个教学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37个教学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33个教学班,全校通识类课程30个教学班;研究生课程11个教学班。人均教学班次多、教学任务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必须直面的现实。
在线教学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上好在线课,老师们提前下载杭电教发中心推送的“一平三端”使用教程、《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手册》,认真做起了学习在线教学工具的“小学生”;加入“杭电慕课服务群”,不间断的寻求技术难题的解决诀窍;学院“求真”微信群自2月1起就成为在线技术交流群,话题从“如何建课”、“如何同步学生名单”到“如何利用钉钉群、QQ群等进行直播”等。院督导组组长范江涛老师,特别编写《(超星)网络平台操作说明》和《钉钉直播操作说明》,热心分享自己直播技术的学习心得。青年教师韩健夫自主设计“学习通+钉钉直播”4i教学法,各教研室的老师之间结成在线教学技术学习帮扶对子,一对一进行技术帮扶。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摸索学习,特别是经过一周试运行的磨合,到2月24日的正式开学周,教师们基本上都能熟练运用直播、录播、MOOC等多种模式,与学生在QQ、钉钉、超星泛雅等公众平台内与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互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红色主播”。
在练就“十八般武艺”的同时,马院教师们更是牢记杭电首任校长蒋葆增“国家大事,千万尽力”的遗训,聚焦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根据每门思政课程的特色,将疫情中发生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以及社情、民情、人间真情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育人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选择从奋斗在战“疫”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院士,以及无数医护天使、军警卫士、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等英雄人物的事迹着手,讲到伟大的“中国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勇做担当时代大任的时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为人民服中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陈文干老师还赋诗“赞抗疫医护勇士”一首,传导人间真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团队,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基层党组织雷厉风行,火神山、雷神山的快速建成,14亿中华儿女同心抗“疫”的事实出发,讲到中国共产党在突发性巨大公共灾难面前的应对能力,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确立了“直播+速课+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一,引入本教研室在上一学年合作制作的教学视频,用于线上辅助教学;第二,每位任课教师在超星学习平台上建课用于个性化教学设计。第三,课堂增加了练习分析的内容,明确了教学目的,加强了教学互动。这一组合模式,充分利用了网络授课的优势,发挥了速课资源的作用,又针对学生在网络授课时段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在授课内容上,老师们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谈到疫情中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谈到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谈到社会责任和担当,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关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师们,积极结合疫情情况,从三个方面开展教学:首先,在线上与学生分享近代以来的几次大型瘟疫肆虐的历史事实,结合当下抗击疫情的点滴事迹,尤其是通过对比,让同学们认识到新时代中国所具备的强大应对能力和动员能力。其次,安排学生搜集近代抗击疫情的相关故事,并利用课程实践教学作业的平台,在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中新增“记录发生在你身边真实的疫情故事”的内容。再次,在学习通和钉钉上开设讨论疫情的话题,要求同学们在此可以结合课程所学所感,聊聊疫情中的感受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