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挖掘疫情防控过程中育人元素,3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通过人民网、人民智云客户端、咪咕视频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同步在线观看了由教育部社科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分别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在线直播学习结束后,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分教研室对观看“思政大课”展开线上讨论,发表学习感受。教师们普遍认为此次“思政大课”活动指导及时到位,四位教授的讲课备课充分,有思想、有文采、有激情,对于我们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危机与优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定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以讲好特殊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行动,履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责任担当。
以下为各教研室收看视频直播的部分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面对新冠疫情的各项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自疫情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医护人员、各类物资源源不断支援武汉;其次,更体现了在中国政府的价值排序中,人民的福祉特别是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在经济方面,中国短期或许是付出了高昂代价,但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更加体现出政府为民的本色,以及强大的动员能力。这些是支撑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的基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新冠病毒是大疫,更是大考,在我们战胜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们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身为概论课教师,在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尺讲台上,要以当前正在进行的武汉、湖北乃至全国史诗级的抗疫狙击战、阻击战鲜活的案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完全转化为治理效能,大力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更好的跟同学们讲深讲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1.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理解。病毒的出现,是历史的规律,是人类发展史上必须面对的课题。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我们应当以此次病毒为契机,不断的总结经验,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此次病毒,是挑战,也是机遇。2.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我觉得上好思政课:一是要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去上课,才能更好的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共鸣;二是要提高理论高度,将鲜活的事例升华以后,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不仅仅是物理、生理层面的体现,更是从经济和文化的宏大层面上在体现了,达到了一种全面的命运共同体概念境界。作为思政老师,我们应该在这方面教得更好,让大学生拥有更高的大局观、世界观、宇宙观等。2.每一代的时代新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不变的是对国家的爱,每一代人的担当精神在为了国家事业奋斗的关头凸显出来,这次疫情战斗,青年人的表现体现了中华民族薪火传承。青年人的爱国精神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抓住时代脉搏,与国家需要、时代呼唤同频共振。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1. 加深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疫情之前全球是一个统一体,无论是从疫情防疫本身还是因为疫情引起的各项连锁反应,世界各国应该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战“疫”的最后胜利;2. 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党中央把人民的生命放在重中之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党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