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串联起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鼓励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前行者、奋斗者和拥护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今,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在思政课堂上精彩生动地讲述着。
4月3日下午,安吉县鲁家村朱仁斌书记带着他和鲁家村的故事,走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课,为同学们带了一场富有“乡土味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陪同出席的有安吉县常委副县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海稳教授与鲁家村挂职达8个月的2017级硕士研究生胡绪鹏,本次课程由黎远波老师主持。
课程在《美丽安吉·智慧杭电》的视频中拉开了序幕。视频为大家展示了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以来,安吉县鲁家村从2011年全县最为落后的村庄,短短几年一跃成为全国的明星村,鲁家人带着一份脱胎换骨的决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累累硕果。这绝对称得上是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而这一切都与他们的带头人朱仁斌书记分不开的。同时,视频也为我们展示校地共建的精诚合作,这种“共创和谐、互利共赢”的合作,标志着今后将有更多的杭电学子走出校园,走进基层,带着课堂上的所学所悟,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随后,主持人与视频中高频出镜的胡绪鹏同学进行交流,了解他在安吉挂职期间的所感所获。胡绪鹏同学表示,在安吉挂职期间最大的收获是提升了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感慨道:“青山留,乡村美;青年留,乡村兴。”在胡绪鹏同学的真诚分享之际,朱仁斌书记为胡绪鹏同学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这是仅有五人获得的殊荣,是鲁家村给予推动乡村振兴建设者的一份沉甸甸的感谢。而作为东道主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为带领鲁家村脱贫致富的朱仁斌书记授予“社会导师”的聘书。
这两份富有意义的礼物,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朱仁斌书记以“做好产业融合,实现乡村振兴”为主题,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讲述了鲁家村落后的昨天、辉煌的今天与充满希望的明天。看着一栋栋富有鲁家特色的房屋拔地而起,一处处富有乡土气息的美景游人如织,鲁家村如同那辆串起了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的阿鲁阿家号小火车,正以蓬勃的气势驶向未来。而那小火车串联的不仅是农场,也串起了鲁家村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心,更串连着莘莘学子为乡村振兴尽力的决心。朱仁斌书记表示,他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真正做到让村民们笑起来,因为这一笑便是对他们付出最大的认可。
课堂结束之际,同学们就大学生如何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核心动力、乡村振兴对传统农业的影响等问题积极向讲台上的嘉宾提问,朱仁斌书记、王海稳教授的精彩解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王海稳教授表示:“中国的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希望更多的杭电学子,可以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为同学们带来独具“杭电味道”的思政课。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