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安吉“两山”讲习所在天荒坪镇余村村签约合作共建,通过“校地联姻”,共享师资等资源,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互促共进。
今后,双方将在师资力量、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建共享、共同提升。根据共建协议,我院每年至少选派2~3名教师或研究生到“两山”讲习所挂职,选派6名左右研究生到安吉县有关部门和有关行政科挂职锻炼。同时,在“两山”讲习所的协助下,聘请若干名安吉县优秀基层干部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在科研上,“两山”讲习所将就如何保护绿水青山、怎样转化金山银山、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等“两山”实践的重大课题,委托我院进行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双方共享。在课程开发上,我院挂职教师将整合安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和素材进思政理论课课堂,开设相关选修课,不断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并定期选派学院教师为“两山”讲习所开发系统课程。
我校党委副书记朱斌表示,将从“两山”讲习所的创新探索中汲取精神营养,把安吉大地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新课堂,把安吉的广大干部群众当作学生成长的新老师,把安吉发展的成功实践作为新教材,不断增强育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努力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
安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两山”讲习所所长吕立说,“两山”讲习所自去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教育品牌,今后将依托杭电强大的师资力量和雄厚的科研实力,通过干部互挂互学,教师合作备课、联合授课、共同开发精品课程等举措,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共建仪式上,安吉县还为在余村村和鲁家村挂职的杭电学生颁发了聘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安吉两山教育实践基地”也正式落户余村村。余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表示,余村作为项目所在地,更能享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辐射福利,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结对契机,在美丽乡村建设、绿色经济发展上借鉴学习,全面提升“两山”理念实践能力。
唐赟作为被派驻老师代表,他表示深感荣幸。“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并将安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带回课堂,让更多学生切身体会‘两山’理念诞生地的光辉。”他说。
我院首批选派的7名师生已前往安吉县相关部门及行政村挂职锻炼,借此次院所共建的契机,将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与生动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把教学科研成果写在美丽中国的大地之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之中,将所学所想投入到安吉的建设和发展中。